顯示包含「NHS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NHS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23年5月27日星期六

斷藥!護士開藥?

斷藥!怎麼辨?為何會斷藥?一切一切問題以為解決不到,以為再沒有藥物或者不用再服藥,靠自己的自制能力?幸得 NHS 的快速處理及跟進。我們的小朋友有 ADHD 問題,如果有小朋友同樣情況的家長,我們這一經歷應該值得一看。

移民去英國,其中一樣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和家人的醫療報告收集及整理,把它帶到去英國,方便日後在當地使用。小朋友患有 ADHD ,於是向醫院申請一份醫療報告,方便去到英國後交給 GP 或醫院,繼續取藥跟進,一心以為是這樣,更加認為醫院發出的醫療報告來到英國一定可以被受,但最後,原來英國真的不接受香港的醫療報告,噢!那怎麼辦?斷藥了!

我們的經歷是幾意外的,也是可以說明,不必太擔心,因為上天總有安排。

我們來到英國後,登記 GP 並附上有關醫療報告,讓 GP 有個記錄,待日後可以取藥。日子久了,藥物差不多服完,需要向 GP 申請藥物,但 GP 回覆我們的醫療報告不被接納,換言之不旦不能取藥,而且需要重新評估,要等三四年時才可做評估,那時,我們真感到震驚,連政府醫院發出的醫療報告也不被接納,還要等多三四年,而且藥物也快服完,一下子心情似跌落谷底。

思前想後也百思不得其解,惟一想法似是兩地做的評估所用的工具有所不同,加上對 ADHD 的理解及處理也不同,所以,醫療報告才不被接納。一切似乎是絕望,我們也沒辦法,只好跟著 GP 的說法去做,排期待做評估,而我們也減少小朋友服藥的日子,盡量拖長時間,再加上,在英國這些國家,他們對待有障礙的人非常接納,所以,希望可以不服藥也能生活。

那就又過了一段時間,這段時有需要時才服藥,小朋友的行為沒有特別變差,可能這裡的壓力不及香港,而且地方大,可以讓小朋友放電,舒緩壓力。

到了某日,我們收到一封信,是一間 Children & Young People's Metal Health Service 的 Clinic 邀請我們出席小朋友的 ADHD Medication review 。起初,我們覺得這些會議都應該是初步見面會而已,沒有甚麼特別,但我們也準備出席。


當日到了後,有位講廣東話的男士走來說是我們今次的傳譯員,我們感到驚喜,NHS竟然安排得這麼細心!入到診所入面的見面室,有位女士招呼我們,原來她是 ADHD Specialist Nurse / Independent Nurse Prescriber。傾談約半小時,了解後,她建議小朋友繼續服藥,而且還開了一隻幫助小朋友入睡的藥物,於是她就開藥方,無錯,Nurse 開藥方給我們去藥房取藥,你真很難相信,連一般 GP 都無資格開的那些藥,反而 Nurse 可以開,當然令我們感到十分驚喜,我們也從來不敢去想可以這麼快得到跟進。

貧窮限制了想像,同樣,制度也限制了想像。醫生開不到的藥物,竟然 Nurse 可以開到,英國的醫療體制與我們認識的香港很不同,這次經歷非常特別,以為無路可走,原來有意外之喜,不旦補充了藥物,還很快得到跟進,那麽,醫療報告仍是不被接納,還有用嗎?有,一定有,看到我們的經歷就知有用,而且不必擔心。


2023年4月11日星期二

英國言語治療的經歷

今日去了 Rainbow Centre 見言語治療師,早在上兩星期前約好了,也是之前的一位治療師為我們安排,亦是她們幫助小女的開始。


NHS 跟進小朋友的問題比我們想像的快及好,好的在於治療師的用心,今次是 Face to face 見面,對上一次是視像方式見面,但上一位治療師也很好,她最後一次在這間 Rainbow Centre 做,但她也為我們寫好了報告及日後的交接安排,交給另一位好的治療師。

Rainbow Centre 在哪裡?在家附近十幾分鐘的路程,沿途經過小樹林及河流,風景優美,我們當散步般的速度步行,提早出門,欣賞這裡的美景,不知不覺間到了。到了門口,我們看見一些小動物,有綿羊、山羊、豬及雞等等,如小型農場,而且小動物有自己的名,十分有趣。


及後,我們走到登記處,在哪裡等治療師,我們看見在這裡等的人不多,我們等了一會兒,治療師就接了我們入去治療室,一處非常大的治療室,環境寧靜,十分合適作訓練小朋友之用,但這裡的氣溫有點熱。


後來,治療師跟小朋友及家長傾談,以了解她的情況,治療師有耐性及細心,因為她知道我們的母語是廣東話,所以對我們說英語時也會就住我們,以方便我們理解,一直都溝通得很好,她了解了很多小朋友,她建議我們怎樣做,也會寫一些計劃給學校,她還承諾小朋友,不會 push 只會按步就班,幫助她建立自信。


選擇性緘默症並不是很多人認識,也可能會有很多人誤解,以為只是害羞,長大後就會改變,根本不是甚麼大問題,其實,這絕對是大問題,因為英國對於這方面提供了資源來幫助這類障礙的人,反而 ADHD 英國較為接受,所以用藥方面不會太容易。選擇性緘默症是深層次的恐懼問題,治療師都說不知道原因,治療只可以由一小步開始,逐些逐些加上,幫助這類的人。

無論甚麼情況,給小朋愉快生活、愉快學習,這些才能幫助他們健康成長,過快樂的人生。移民的目的就是為了小朋友,「你們快樂就是父母的快樂」不是嗎?


2023年1月17日星期二

獲得 NHS 的快速跟進

今日 (2023/1/16) 約了 NHS 的言語治療師,與治療師討論小朋友的問題,大約討論了一個多小時,治療師先了解小朋友的成長過程,再找辦法如何幫助小朋友。

獲得 NHS 的快速跟進,當然這個快速跟進的速度是跟香港比較,因為在香港的醫院,排期跟進這些治療,分分鐘等足兩三年,但這裡由學校轉介到今日見面都只不過是三兩個月。整個過程,先由我們向學校遞上證明,之後學校轉介,收到醫院信稱會跟進,好快再收信約見面。

我明白,兩地醫院不能作比較,但事實上,香港的醫院要處理這些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需時太長,對小朋友得不到適時照顧,影響了小朋友的成長,這個是事實,以前在香港覆診時,眼見新症的輪候時間往往要等三年,三年內浪費了很多可以改變的機會,換另一講法,是害了病人,我不是要評論醫院,我只是希望病人,我們的小朋友有快及好的幫助,精神問題應及早處理。

我們約好了日期及時間,這次會面是以視像形式來進行,不用到醫院,NHS 同時安排了口譯員,是我們的母語「廣東話」,雖然我們簡單的溝通是可以,但有些專業字眼我們比較難表達,安排好了,到了當日,治療師及口譯員都很有耐性聽我們講小朋友的故事,這位治療師這個月尾就會離職,但也會盡力為我們安排日後的每一步,待新的職員也容易上手,雖然是第一次及最後一次見面,但她表現得非常專業及友善,最後,會將今日的見面寫成報告,分別給學校、GP及我們,更重要的是她會安排學校的做法,讓學校盡力介入及幫助小朋友。

看來,這裡的確給我們很好的印象,在香港需要幾年時間才有的幫助,這裡幾個月就可以。我重申我不是比較兩地的醫療,純粹分享我們的經歷。

移民,總要時間去適應,總會遇到困難,所以不應氣餒,問題總有機會解決。